健康教育学 一、健康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描述性调查,描述某一事件或特征的客观现象:现况调查;社会调查(小组工作法、特尔斐法、个案调查); 分析性调查: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 2、观察法: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3、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九、社会健康状态测量指标有哪些:P52卫生政策指标、社会经济指标、社会卫生条件指标、卫生服务指标、健康行为指标 二十五、社会医学的含义是什么: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对旬是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研究内容有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二十七、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许多新老问题:如人口老化带来的问题、新型“传染病”的增加;观念需要更新。 三十、健康促进的概念P3 是指促进人们维护(控制)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内涵包括了健康教育及其它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支持系统,其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的环境。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是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病因或危险因素的活动、是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的访求促进群体的健康、强调群众的有效和积极参与、主要作用于卫生和社会领域,而非单纯的医疗服务。 3◆十一、生活质量评价的内容:P53 生命质量评价作为一种新的医学评价技术,全面评价疾病及治疗对病人造成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生活质量的确定因素(自变量),与个人的生活条件和境遇相联系,包括医病保健、健康行为、卫生知识和态度、卫生服务利用、社会关系、工作条件等因素及经济教育和人口等可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二是生活质量的变化因素(因变量),处于疾病状态下的人的健康状态即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主观满意度和疾病特性的具体描述。 生理状态:活动受限(躯体活动受限、迁移受限、自我照顾能力下降)、社会角色功能受限(反映病人生心社状态,是综合性指标)、体力适度性(常态活动中表现出的疲劳感无力感和虚弱感,是相对概念) 心理状态:对情绪反应的测定和认知功能的测定 社会功能状态:即社会交往功能。三个层次分为社会整合、祖传接触、亲密关系 生活质量评价工具: 疾病影响量表(SIP)测量在疾病和治疗影响下的行为改变和角色功能表现,适宜于测定任何疾病患者的健康状态 Nottingham健康量表(NHP)由健康问题和个人生活问题组成,评价个人对卫生保健的需要和保健的效果,作为人群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对象是全体人群,量表内容更接近于正常人所面临的问题。 Well—Being质量量表(QWB)指标定义清楚和权重合理,用来计算。 3◆十三、按照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简述个体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包括哪些:P43生物(理)学指标: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遗传、代谢等主要反映人的生物学方面特性的指标,也是医学研究最早的一面; 心理学指标:气质、性格、情绪、智力、心理年龄等反映人的心理学特点的指标; 社会学指标:社会经历、人际关系、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环境、物质精神生活满意程度等以及社会发展群体构成等指标。 4◆十八、简述影响健康的因素:P16行为和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食运动);环境(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多变性特点,分内外部环境,内指生理环境,即机体的内部环境,外指自然(噪声、污染物)和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经济人口增长文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和生物遗传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设施和利用) 4◆十九、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原则和程序P60 原则:参与的原则、明确的目标、从实际出发、重点要突出、要留有余地 程序: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应该从分析具体的健康状况入手,从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的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健康教育计划,即在提出“做什么”之前,首先提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有针对性地提出达到特定目标所必须进行的种种程序,这种计划设计的特点是“从结果入手”的程序将计划设计的起点放在计划的结果上,用揄性思维方式,从结果追溯到起始原因,此程序称PRECEDE—PROCEED模式,分两个阶段,一、诊断(需求评估)阶段PRECEDE,指在教育/环境的诊断和评价中应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二、执行阶段PROCEED,指执行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规及组织等手段。 由美国学者劳伦斯*格林提出,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计划设计与评价方法。分9步:社会诊断(评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即群众的需求与期望)、流行病学诊断(发现目标人群的健康问题)、行为与环境诊断(社会物理经济环境)、教育与组织诊断(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管理与政策诊断、执行、评价过程、近期效果评价、结局评价。 国内程序:社区需求的评估、影响健康因素的评估、确定优先项目,制定目标和目的、教育策略制定、计划的执行、计划的评价 4◆二十、简述传播材料的预试验方法P83 指利用一系列的专门测试方法对传播材料,特别是其原型进行测试,以试图弄清该种材料对目标人群的相关性,可接受程度及预期的效果,并指出其中模糊乃至混淆之处,以尽量节约材料的成本。 方法:问卷调查法、中间位置间断调查法、剧场测试法、重点人群组调查、可读性测试、把关人调查 5◆二十一、生活(生命)质量指标:P50 死亡者平均年龄=死亡者死亡时年龄总和与死亡人数之比 生命素质指标(PQLI)是反映人口素质高低的指标,是识字率、婴儿死亡指数、一岁预期寿命指数三者之和平均数 平均活产子女数=活产子女的总数/15-64岁妇女的总人数 平均存活子女数=某一时期活产子女仍存活的总人数/该时期15-64岁妇女的总人数 子女存活率=平均存活子女数/平均活产子女数X100% 生存半数人口年龄=从最低年龄组开始到总人口一半时的年龄 长寿水平=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80岁以上总人数/60岁以上总人数X100% 期望寿命=某个年龄组人口预期今后尚能生存的平均年数 寿命损失量和寿命损失率=批某一群体在一定时间里常为一年,在目标年龄以内死亡造成的寿命减少的总人年数。率为与同期人口之比 5◆二十二、健康教育计划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P93 形成评价:为健康教育计划制订过程提供信息,以改善计划设计。用于确定计划目的、目标和目标人群的计划前研究,选择和确定适当的媒介渠道和传播策略的预调查和预试验。目的是在教育干预前使计划成功的机会最大。 过程评价:说明计划在实际执行中的情况及效率,又称计划质量保证审查,需在建立信息中过程追踪系统的基础上有计划常规进行 效应评价:又称近期和中期效果评价,它评价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倾向促进强化因素的变化和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变化,是计划评价的重点,常用实验或准实验方法研究。 结局评价:又称远期效果评价,评价健康教育计划的目的是否实现。表现为效果即计划对目标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如发病率死亡率和精神生理指标的变化如血压身高体重等;效益即在改变人群健康善中所带来的远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生活质量提高和卫生保健成本降低。 总结评价:近中远期效果结合评价 经济效果和效益评价:在总结的基础上应用卫生经济技术和社会学调查法,作为远期效果的社会效益评价。(责任编辑:leng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