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儿女性,9岁。因浮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颜面及四肢浮肿消退,而腹胀日益加重,出现持续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既往健康。家族无类同病人。体检:营养欠佳,发育中等,精神差,颜面不肿,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心肺无异常。腹部高度膨胀,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未触及,未及异常包块,余无特殊。 提问:为了作出初步诊断,应首先检查下列哪些项目? 1.血小板计、出血时间、凝血时间 2. 胃肠道钡餐 3.凝血酶原时间 4.血浆白蛋白/球蛋白、血尿素氮、胆固醇、血清肌酐 5.血浆纤维蛋白原 6.大便潜血 7.X线胸、腹部平处 8.谷一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9.心电图 10.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 提示:谷丙转氨酶 35µ/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3u,HBsAg阳性,血浆白蛋白8.0g/L,球蛋白32g/L。血 BUN14.5mmol/L,Cr256mmol/L,Ch15.2mmol/L,尿量 350ml/d。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 提问:根据以上病史及检查结果,有可能的诊断是: 1.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 2.溶血尿毒综合征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性肾病 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炎性肾病 5.系统性红斑狼疮 6.乙型肝炎相关肾炎 7.肾功能衰竭 8.尿路感染 9.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 10.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提问:为了证实诊断,必须做下列哪些检查? 1.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2.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3.血清补体C3 4. C反应蛋白(CRP) 5.抗核杭体(ANA) 6.血小板及凝血酶元时间 7.下腔静脉造影 8.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 9.肾活检 10.尿β2—微球蛋白(尿β2一MG) 提问:以下哪些检查结果对鉴别急性肾性和肾前性肾功能衰竭有帮助? 1.血气分析显示为代谢性酸中毒 2.尿量明显减少 3.尿钠 45mmol/L 4.尿β2—MG2100ng/L 5. ASO>500u 6.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 7.心电图显示高血钾表现 8.滤过钠排泄分数=4 9.尿Cr/血Cr=7:1 10. ESR80mm/h 提示: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对照17秒,病人12秒。纤维蛋白原定量:4g/L。抗核抗体:阴性。静脉肾盂造影示肾影稍大,泌尿系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下腔静脉造影(从右股静脉送入F4造影管)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入口处以下长约3.5cm,双肾静脉起始部显示,双下腔静脉。 提问: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主要治疗措施是什么? 1.低分子右旋糖酐 2.输注肝素 3.大剂量维生素C 4.口服潘生丁 5.活血化瘀中药 6.静注 654—2 7.静注腹蛇抗栓酶 8.抗生素 提示: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1.0g/L,培养阴性 提问:上述体征提示该病人可能出现了哪些病情变化? 1.右下肢蜂窝组织炎 2.右侧股静脉栓形成 3.局部血肿 4.足背动脉病变 5.髂外静脉栓形成 6.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 7.新血栓形成 8.凝血机制障碍 9.原发性制膜炎 提示:给予病人综合抗凝治疗(包括输注腹蛇抗栓酶、尿激酶、肝素。口服潘生丁、阿司匹林、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等),一周后患儿腹水渐减,临床症状随之好转。但经过强的松45mg/d,分服共8周,复查尿常规:尿蛋白仍+++,红细胞阴性。 提问:您认为患儿尿蛋白仍+++的原因是: 1.凝血机制障碍 2.下腔静脉上段栓塞仍无好转 3. 抗凝治疗无效 4. 强的松的用量与疗程不当 5. 合并感染 6. 未加CTX等细胞毒药物 7.该患儿的肾小球病理类型对激素不敏感 8.蛋白质摄入未加以控制 提示:病情平稳后在局麻下做肾活检。病理报告。免疫荧光, lgG++,IgA++,IgM++,C3+++,Fib++,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光镜示肾小球增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并呈双轨状。 提问: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1.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MCD) 2.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 3.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 4. 膜性肾炎(MN) 5.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6. 轻微病损性肾小球肾炎(M L) 7.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EPGN) 8.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GN)(责任编辑:lengke) |